![]()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1、鹽酸腎上腺素
作用及用途:
為腎上腺受體興奮劑,興奮心臟,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又可使支氣管平滑肌馳緩并減少支氣管粘膜及充血,用于心臟驟停,過敏性休克,支氣管哮喘。
副作用:
心悸、心痛,有時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顫動,故應嚴格控制劑量。
用量:
皮下或肌肉注射0.5-1毫克,心內注射1毫克/次;氣管內注射:1毫克/次。
配伍禁忌:
器質性心臟病,甲亢應用氯仿、氯烷、洋地黃、銻劑、高血壓、糖尿病者禁用。
2、異丙腎上腺素
作用及用途:
為β受體興奮劑,使心收縮力加強,心率加快,傳導加速,對血管有擴張作用,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臨床上適用于多種休克、Ⅰ-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心臟驟停等的搶救。
副作用:
同“鹽酸腎上腺素”。
用量:
0.05%,2毫升心內或靜脈注射或1-2毫克+5%GS500毫升靜滴;氣管內注射:1毫克/次。
配伍禁忌:
心絞痛、心肌炎、心梗及甲亢禁用。
3、去甲腎上腺素
作用及用途:
具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使全身小動脈和小靜脈都收縮(但冠狀血管擴張),外周阻力增加,血壓升高,靜注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
副作用:
靜注時藥液外漏或引起局部組織缺血壞死,應熱敷,也可用酚妥拉明2.5-5毫克+10毫升N.S皮下浸潤注射。
用量:
1-2毫克+5%GS100毫升靜注,根據病情控制滴速,待血壓上升至所需水平,減慢,效果不好者加大濃度。
配伍禁忌:
高血壓,心肌缺血,動脈硬化時禁用。
4、阿托品
作用及用途:
為阻斷M-膽堿受體的抗膽堿藥,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抑制腺體分泌,解除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作用,使心跳加快,興奮呼吸中樞,用于搶救休克,有機磷中毒,內臟絞痛,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所致的心動過緩及房室傳導阻滯。
副作用:
口干、眩暈,重時瞳孔散大,皮膚潮紅,心率快,驚厥、煩躁。
用量:
0.5-1毫克/次注射,有機磷農藥中毒藥量為5-20毫克由莫非氏管滴入,以后隔10-20分鐘/次,根據病情調整間隔時間至病人清醒。
配伍禁忌:
原發性青光眼禁用,心率大于140次/分,心梗患者慎用。
5、利多卡因
作用及用途:
本品為局部麻醉藥,主要用于阻滯麻醉藥及硬膜外麻醉,并能延長心室有效不應期,抑制束枝纖維的自律性。本品亦為膜電位抑制性藥物,其生理作用主要在心室肌,用于治療各種室性心律失常。
副作用:
過量可致肌肉抽搐,甚至精神錯亂,癲癇發作,中毒極量可抑制呼吸。
用量:
1-2毫克/公斤體重靜脈注射或點滴,每小時用量小于400毫克。
配伍禁忌:
有嚴重心動過緩和過敏史者禁用。
6、鹽酸山梗菜堿(洛貝林)
作用及用途:
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刺激呼吸中樞,用于新生兒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及呼吸衰竭。
副作用:
大劑量可引起心動過緩傳導阻滯,過大劑量可引起心動過速。
用量:
皮下、肌肉3-10毫克/次,兒童1-3毫克/次;靜脈:成人3毫克/次,小兒0.3-3毫克/次。
配伍禁忌:
呼吸道不通暢忌用!呼吸肌麻痹忌用!
7、阿拉明(間羥胺)
作用及用途:
本品為擬腎上腺素藥,主要興奮α受體,還具有促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稍釋放遞質的間接作用。升壓作用比去甲腎上腺素弱、緩慢而持久。對腎血管收縮作用較弱,較少引起少尿、無尿等。有較強的強心作用,增加心輸出量,而對心率無明顯影響。
可有頭痛、眩暈、震顫、心悸、心動過速、胸部緊迫感,靜脈用藥不可外滲。
用量:
肌注:成人每次2-10mg,小兒每次0.04-0.2mg/kg;
靜注:成人每次5mg。
靜滴:成人50-100mg加入5%GS 500ml,小兒10-20mg加入5%GS 100ml,根據血壓調整滴速。
配伍禁忌:
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及糖尿病患者忌用。避免與環丙烷、氟烷等麻醉藥同時使用。禁用于2周內曾用過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者。
8、速尿(呋喃苯胺酸、呋塞米)
作用與用途:
本品主要作用是抑制髓袢升支對氯離子的重要吸收而產生強而迅速的利尿作用。此藥能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從而增加尿量,用于心源性、腎性水腫、肝硬化腹水和肺水腫、腦水腫以及促進上部尿道結石的排出。與其它降壓藥合用可用于嚴重高血壓伴心腎功能不全者。此外,藥物中毒者用該藥可以加速藥物的排泄。
副作用:
可有惡心、嘔吐、腹瀉、藥疹、瘙癢、視力模糊及體位性低血壓。偶有疲乏、眩暈、肌肉痙攣、口渴、白細胞減少。大劑量服用可致聽力減退,大劑量靜脈注射可致一過性聽力障礙。
用量:
口服:成人開始40mg/日,以后視病情逐周增至80-120mg/日,分3-4次;兒童每日2-3mg/kg,分2-3次。
肌注或靜注:成人20-40mg,一日1-2次,或按需要可增至120-320mg/kg;兒童每次1-2mg/kg,應緩慢靜注。
配伍禁忌:
本品禁用于孕婦與哺乳期婦女、無尿的腎功能衰竭或肝昏迷前期、血鉀過低與洋地黃過量時。本品能降低動脈對升壓藥(如去甲腎上腺素)的反應,并能增加箭毒的毒性,手術前應予停用。
9、氨茶堿
作用與用途:
本品能松馳支氣管平滑肌,兼有興奮呼吸中樞和膈肌運動,降低肺血管阻力和微血管通透性及擴張冠脈和利尿等功能。臨床主要用于平喘,也可用于心絞痛、心源性肺水腫。
副作用:
可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適、失眠、心率增快等反應;靜脈給藥太快或濃度過高或引起心動過速、心律紊亂、驚厥、血壓驟降甚至死亡。
用量:
口服:一般成人0.15-0.2g,幼兒和少年每次3-5mg/kg,一日3-4次。
肌注:成人0.5g/次。
靜脈給藥:首次5.6mg/kg(推注速度每分鐘不得高于0.2mg/kg,如果患者24小時內用過氨茶堿,首次劑量減半),如肝、腎功能良好,以后維持量可用0.5-0.4mg/kg的每小時靜注速度給藥。
配伍禁忌:
低血壓、休克、急性心梗患者忌用,嬰兒對本品較敏感,需謹慎,哺乳期婦女應于授乳后用藥,孕婦慎用;甲氰咪呱、大環內酯族抗生素可使茶堿清除率下降;苯巴比妥、七烯類抗菌素藥可使茶堿清除率升高,均可導致茶堿血濃度改變,應注意調整劑量;心肺功能不全及肝、腎功能減退者應適當減量;對危重病人應用本品宜作藥動學監護。
10、氫化可的松
作用與用途:
皮質類固醇作用于受體蛋白,形成類固醇-受體復合物,使受體本身發生構形改變,然后進入細胞核而與染色體結合,調節特異性基因的轉錄;促進蛋白質分解,增強糖原合成酶,從而促進肝糖原沉積,可提高胰島血糖素水平,升高血糖濃度。
副作用:
可出現失眠、欣快感、精神失常、高血壓、水腫、低血鉀性堿中毒、糖耐量低減、生長障礙、肌軟弱、肌委縮、骨質疏松、消化性潰瘍、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創口愈合不良、易于感染、庫欣體型等。
用量:
替代治療:成人每日20-30mg,分2次口服;藥理治療:開始60-240mg,分3次口服。維持量每日20-40mg,分2次口服。皮質醇懸劑可供肌注,一日50-100mg,分2次注射。皮質醇琥珀酸鈉注射劑供靜脈注射,一日3次,每次100mg。小兒劑量為每日4mg/kg。
配伍禁忌:
忌用于糖尿病、高血壓、精神病、腎功能減退、潰瘍病活動期,及有病毒感染者。不宜與阿斯匹林合用,以防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