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公務員的健康狀態,一時間成為新聞的熱點。先是來自溫州的,再是來自廣東的,最近,又有來自河南、北京、江蘇、河北的,足見不是個別現象。所有這些新聞,說法不一,要旨不二,不外是說,經過體檢,發現公務員的健康狀態不好,要重視公務員的身體鍛煉,要強迫公務員享受年休假……有人把公務員的這種身體狀況,稱為“亞健康”,新近有媒體稱:“公務員隊伍的身體素質不容樂觀,亞健康人數占相當大的比例,發病率高”(3月24日中新社)。
公務員是人,吃五谷雜糧的人總不免得點病,試問,哪個階層、哪個群體,會調查出什么病也沒有的結果來?至于公務員“亞健康”的比例大不大,發病率高不高,則是需要比較的。要么和過去比,要么和其它人群比,沒有比較,憑什么說,公務員“亞健康”比例大,發病率高?——僅從表述的邏輯要求看,所謂公務員的健康問題,就是個偽問題。
據河南的數據表明,多數公務員都不同程度患有頸、腰椎病,發病率高達32%,其次為脂肪肝,發病率為18%;而北京的公務員中有四成體重超標;河北某機關公務員的“亞健康”比例高達77%;溫州三萬公務員中也有七成處在“亞健康”狀態……有關人士分析這些現象,認為是因為公務員的工作任務重、加班加點多、長期伏案工作、生活習慣單一、日常活動量小;此外,還有人說,競爭壓力大也影響著公務員的身心健康。
光說公務員有多少人得病,還有令人同情的地方;但一細列了病類,就有點讓人同情不起來了;再歸結出這樣、那樣的原因來,更感覺不是那么回事。——所謂的公務員健康問題,越來越讓人覺得是個偽問題。
頸、腰椎疾病,屬非體力勞動者伏案工作的常見病,對一般的體力勞動者來,想得也得不了這種病;脂肪肝是吃得太多、太好,吃出來的病;體重超標,更是吸收太多、消耗太少的結果……如果說,伏案勞作,還有辛勤工作可言;吃得太多,動得太少,若也作為令人同情的理由,實在牽強得有些可笑。
至于工作任務是不是重,加班加點是不是多,特別是競爭的壓力是不是大,得看跟誰比。請到平均月薪500元的打工一族中調查一下,才有資格說,誰的工作任務重,誰的加班加點多,誰的競爭壓力大。如果人的生存狀態可以比較,那么,合乎情理的結果只能是——比較而言,公務員的生存狀態是最好的。他們的工作,普遍有較大的彈性;他們的加班,具有最大的自主性;他們享受著中國目前最完善的福利保障,來自下崗的就業風險也是最小的。要是他們也嚷嚷活得難了,試問,那有誰更有理由活下去?
我就是一個公務員,我也有這樣、那樣的職業病,但我堅持認為,公務員應屬中國目前特殊的既得利益者,從事著目前最令人欽羨的職業,除了少數確需予以特別關愛的以外,對大多數公務員來說,只須調節好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在公款吃請的場合,忌點口,要保持身心健康,實在不必當作一個真正的問題。
要是能像公務員體檢一樣,讓全國的老百姓都來檢查一下身體,到那個時候,再由專家分析比較,說說誰的健康最有問題,才會發現真正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