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一些醫院為了盡快收回投資,想方設法讓病人做射線檢查。
醫院常用來診斷疾病的X射線、CT掃描可導致一部分人患癌癥。英國研究人員最新公布這一研究成果,廣東醫療界一些專家不僅認可該成果的科學性,而且批評目前一些醫院濫用射線檢查。
一年做了六次CT掃描
聞女士是某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去年年初,她因腰椎盤突出入院治療,一年內,數轉醫院。歷經區、市、省三級共4家醫院。據她介紹,她每一次轉院,都要遵照醫生的意見,進行一到兩次的CT檢查。她統計了一下,在4家醫院,她一共進行了6次CT檢查,外加3次核磁共振檢查。僅花在這兩項上面的費用就達到5000多元。
她告訴記者,每次轉院時,都會把在上一家醫院所做的一大疊CT片拿給醫生看。但每到一家醫院,醫生總會以上一家醫院“片子不清楚”等諸多理由指出讓她重新作檢查,由于怕說多了醫生不高興甚至得罪醫生,雖然她知道CT輻射對身體有害,但每次都只好硬著頭皮去做。
X射線和CT檢查誘發癌癥
這樣的情景我們也許并不陌生:患者主訴頭疼,醫生便開出檢查單,“去做CT吧!”患者剛入院,不管胸部有無問題,都被打發去做透視;放射技師可以躲在屏蔽后面操作,患者的非檢查部位卻常常毫無遮擋地暴露于X射線中;體檢時,為了加快拍胸片的速度,受檢者三五成群被一起叫進照射室等候……
英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稱,醫院常用來診斷疾病的X射線掃描可能是導致一部分人罹患癌癥的原因。他們建議醫生在使用該診斷方法時權衡利弊。
牛津大學和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對15個國家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英國每年診斷出的癌癥病例中有0.6%是由X射線檢查所致。在X射線和CT檢查更為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癥病例中有3.2%是由這兩種檢查造成的。負責此項研究的埃米·岡薩雷斯表示,此項研究并不是要抹殺X射線和CT檢查的重要性,只是想提醒醫生在采取這兩種檢查時應謹慎行事。
對于頻繁使用X光、CT等影像檢查是否會致癌,專家有不同看法。
某院一位副院長表示,常規劑量的CT檢查頻繁使用,病人接受曝光量大會有潛在的致癌危險,因此應當嚴格掌握適應癥,一般頻率不宜超過一年一次。對于一些疾病的篩查,如早期肺癌可選用低劑量的CT檢查,病人接受輻射的量僅相當于拍X光片的一半,不影響檢查效果。
X線既有致癌的危險,也有治癌的效果,在腫瘤的臨床實踐中,必須使用規定劑量的照射才能起到放射治療作用,如果這時劑量小了,反而會激發腫瘤加快生長。由于放射致癌的病理過程是漫長的,一般要經過十年甚至幾十年才會出現,而癌癥的病因又是十分復雜的,包括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良嗜好、家庭遺傳背景、環境污染等,如果有病人在照CT或X光幾十年后出現癌癥,將無法確定他患病的原因是否與射線有關或者只與射線有關。
CT應用于普通人的體檢,可以大大提高早期癌癥的發現率是毋庸置疑的,但普通人群癌癥的檢出率為千分之幾,剩下的千分之九百幾的檢查就等于浪費了。
一個兒童發燒該不該做X光檢查,不同的醫生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斷。一個病例的衡量很難,但國家有個整體的宏觀控制。國家衛生部已有明文規定的標準,射線檢查的陽性率控制在60%,太高則可能出現漏診,太低則會濫用。據某醫生透露,實際上醫院放射檢查普遍的陽性率只有30%-40%,有的甚至更低。
至于原因,他分析說,首當其沖是經濟效益,檢查越多,醫院收入越多,醫生的收入自然也越多。
其次,現在的?漆t生也存在過度依賴“檢查”判斷病情的現象。傳統的“查體”診斷,對基本功要求高,而且費時費力,遠不如開張檢查單來得容易。
但不管何種原因,一張張失控的檢查單給患者的健康蒙上了陰影。
CT檢查背后有“私下協議”
據了解,目前X光片的收費較為便宜,一次也僅幾十元。但CT檢查就貴許多,以頭部、腹部等不同的位置收費又略有不同,各醫院收費也有不同。以頭部CT檢查為例,有的醫院僅400多元,但有的醫院在800元以上,加強CT檢查則在1200元左右。據一位醫生透露,目前一些醫院濫用CT檢查、CT檢查陽性率低,還與一些醫院的放射科與門診醫生有“私下協議”有關。一個門診醫生每給病人開一次CT檢查單做一次CT檢查,不管其檢查結果如何,醫生都會得到一定數額的回報,分別為30元、50元、80元、100元不等。
這一說法得到了一位剛從某醫院領導位置上退下來的醫院管理者的認可。據他介紹,一臺CT機動輒數百萬元,近年來很多醫院都引進CT設備,為了收回投資,一些醫院想盡辦法讓病人做CT檢查。據他了解,在一些醫院,門診醫生拿CT回報在院內是“公開的秘密”,有的醫生一個月下來僅此一項就有數千元的額外收入。
病人有時濫用放射性檢查
“病人對放射性檢查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以為檢查做得越多越好,尤其是打架或車禍外傷,不用自己‘埋單’的,更是主動要求從頭到腳檢查一遍!币晃环派淇漆t生告訴記者。他也曾在科室碰到一位外傷患者,他特意來質疑有無“拍片”的必要,但這樣的患者寥寥無幾。
如何控制放射性檢查的濫用,也存在制度上的問題。我們國家雖然有個60%陽性率的標準,并把這個指標下放給了放射科,而“開單”的主動權卻掌握在各個?漆t生手里,這就等于這個標準基本形同虛設。而在國外,是由?漆t生開具影像檢查申請單,由影像科醫生根據診斷的需求,選擇最適宜的檢查,如創傷小,輻射小,或價位低的檢查,并完全有權拒絕?漆t生的檢查申請。
至于檢查濫用,一位放射科醫生認為最不該的就是中小學生每年體檢中的“胸透”!靶赝浮狈派湫愿哌^X光檢查,和中年人發病率高、早期檢查有好處不同,中小學生患病率低,對輻射敏感性高,同樣輻射較成年人更易誘發疾病,高“代價”換取低“成效”,他認為這樣的檢查還是少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