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chǎn)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 感冒 肺結(jié)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fēng) 糖尿病 痛風(fēng)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fēng) 淋病 腫瘤 |
化 驗 項 目 |
結(jié) 果 單 位 |
參 考 范 圍 |
谷丙轉(zhuǎn)氨酶(ALT) |
u/L |
0-40 |
谷草轉(zhuǎn)氨酶(AST) |
u/L |
0-40 |
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GT) |
u/L |
0-50 |
白清白蛋白(ALB) |
g/L |
36.0-55.0 |
直接膽紅素(D-BiLi) |
umol/L |
0.1-6.8 |
總膽紅素(T-BiLi) |
umo1/L |
5.1-19 |
血清總蛋白(TP) |
g/L |
60.0-83.0 |
間接膽紅素(T-BiLi) |
umo1/L |
3.4-13.7 |
球蛋白(GTB) |
g/L |
25-45 |
白蛋白/球蛋白(A/G) |
|
1.2-2.5 |
ALT/AST比值 |
|
|
肝功能檢查是健康體檢項目中應(yīng)用最為廣泛的必查內(nèi)容。因為肝臟具有代謝功 能,生物轉(zhuǎn)化作用、分泌與排泄功能。通俗說,肝臟就是我們?nèi)梭w內(nèi)的一個化學(xué)工廠。由此可見,如果肝臟受到損傷,功能減弱甚至衰竭,就會出現(xiàn)食欲下降、厭食、消化不良、營養(yǎng)不良、消瘦等,嚴重還可以因為蛋白質(zhì)合成障礙出現(xiàn)水腫、腹水等。
1、引起“谷丙轉(zhuǎn)氨酶”升高的原因:
(1)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
(2)膽囊炎或膽道疾。ㄈ缪装Y、結(jié)石、息肉、癌癥等)
(3)飲酒引起的肝臟損傷
(4)藥物引起的肝臟損傷
(5)其他引起ALT異常因素(脂肪肝、肝癌等)
2、“谷草轉(zhuǎn)氨酶”結(jié)果的分析:
谷草轉(zhuǎn)氨酶(AST)增高>60u/L;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肝炎、藥物中毒性肝細胞壞死、慢性肝炎活動期,肝硬化活動期、肝癌、心肌炎、腎炎、肌炎。
3、ALT/AST比值結(jié)果分析:
AST 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臟、骨骼肌和腎臟等組織中。由于大約80%的AST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所以對肝細胞損傷的敏感度不如ALT,升高的幅度也不如 ALT大,但如果AST大幅度升高意味著肝細胞損傷比較嚴重。因此,在臨床上往往把ALT/AST的比值作為一個診斷指標(biāo)和病情監(jiān)測指標(biāo)來看。
4、γ谷氨酶轉(zhuǎn)肽酶(GGT)的結(jié)果分析:
GGT主要是來自肝膽系統(tǒng),因此,它主要是肝膽疾病的監(jiān)測項目。
(1)肝臟炎癥:GGT輕度和中度增高。
(2)肝膽其他疾病:肝癌、肝阻塞性黃膽、膽汁性肝硬化、膽管炎、膽囊息肉、膽結(jié)石、胰腺炎、胰頭癌、膽道癌等、GGT明顯升高。
(3)長期或大量的飲酒,也會導(dǎo)致該酶的升高。
(4)長期接受某些藥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納、安替比林者,口服避孕藥等也會使GGT升高。
5、膽紅素的結(jié)果分析:
膽紅素是血液中衰老紅細胞分解和破壞的產(chǎn)物。它分為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三種。因此,膽紅素測定結(jié)果有3個方面的作用。
(1)肝細胞受到損傷時如肝炎時,直接和間接膽紅素會明顯升高。
(2)膽道疾病,尤其是膽囊結(jié)石、膽道息肉、膽囊炎等、血中直接膽紅素顯著升高。
(3)溶血性疾病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來源增加,肝臟處理不及,造成間接膽紅素明顯增加。
6、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結(jié)果分析:
血液中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臟功能,如果蛋白質(zhì)降低就表示肝臟合成功能受損害,是病情比較嚴重的表現(xiàn),如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一些非肝臟疾病也可以使血液中蛋白質(zhì)發(fā)生變化,所以分析結(jié)果時要注意一些生理性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