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對于一個準媽媽來說,既有期盼,也有恐懼。
一、順產究竟有多痛?
印象君之前也有調查過有產婦將分娩痛比作“20根骨頭同時折斷”,還有產婦感嘆“當時痛得想死的心都有了”...很多人表示,看完評論后對生娃有著深深的恐懼。
有醫學研究表明,自然分娩的疼痛程度僅次于燒灼的劇痛,基本處于最高等級,接近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很多人表示,如果能試試“無痛分娩”,或許她就不會選擇從高樓跳下,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吧...于是大家開始把目光放到了“無痛分娩”上。
二、什么是無痛分娩?
我們通常所說的無痛分娩,在醫學上其實叫做“分娩鎮痛”,是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最大程度的減輕,且無痛分娩風險較小。
所以,大家也不要有“無痛就是完全不痛”的誤區喲~當出現規律宮縮并且宮口開大2cm時開始麻醉,一般數分鐘內見效,持續麻醉到宮口開全,隨后調整劑量或停止。麻醉可阻斷傳遞痛覺至中樞而使產婦不會感到疼痛,此法雖將微細痛覺神經阻斷,卻不影響較大神經的功能,故產婦下肢仍可自由移動,并可感覺到子宮收縮。
三、無痛分娩的好處有哪些?
1、安全:
醫生在產婦腰部的硬膜外腔放置藥管,藥管中麻醉藥的濃度相當于剖宮產的1/10或更少,因此是比較安全的;
2、方便:
當宮口開到三指時通過已經放置的藥管給藥,產婦可以帶著藥管活動;
3、藥效持久:
給藥十分鐘后,分娩的媽媽就感覺不到子宮收縮的劇烈疼痛了,只有像來月經時輕微的腰痛,直至分娩結束;
4、適合人群廣:
大多數的準媽媽均適合無痛分娩;
5、提高分娩期母嬰安全性:
一定程度縮短產程、減少手術產率、減少產后出血、降低胎兒缺氧、降低新生兒窒息等。
四、會不會影響寶寶健康?
無痛分娩應用硬膜外麻醉,濃度只有手術麻醉時濃度的 1/5至1/10,到達胎兒的劑量微乎其微,作用幾乎可以不計,不會造成胎兒畸形、智力低。
分娩鎮痛在國內并無統一收費標準,在綜合性醫院麻醉費用很便宜,通常在一兩百元左右,比起剖腹產還要便宜。
五、哪些人不適宜“無痛分娩”?
產婦進行無痛分娩,事先的評估和化驗必不可少。
通常考慮三個指標:
1、因為要在腰椎打麻藥,需考慮是否有嚴重的腰椎和神經系統疾病,比如剛做過腰椎手術或有比較嚴重的嵴柱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特別嚴重的情況不能做。
2、需要化驗檢查,如果血小板特別低則容易出血形成血腫。
3、腰部的皮膚有大片感染性皮疹也不適合做。
準媽媽們想要無痛分娩之前,一定要嚴格檢查好哦!
六、技術成熟為何不能普及?
目前,技術發展的已經比較成熟了。但在我國,能無痛分娩的醫院目前還不到10%。為什么絕大多數產婦還是享受不到?
一方面原因是,現在很多產婦還不能正視無痛分娩。很多人認為這對胎兒有不利影響,認為這不利于順利分娩,也擔心引起后遺癥。但其實這些影響幾乎沒有!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是,專業的麻醉醫生嚴重不足。
麻醉醫生嚴重不足,僅有技術是不夠的,必須有良好的人員組合。畢竟,麻醉并不是“打一針”那么簡單,麻醉醫生要密切監護術中體征,出現任何狀況,都需要麻醉醫生進行內科處理,確保產婦安全。而相比普通手術,一次分娩過程要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現有的麻醉師,要應付各種手術,還要守在產科手術室,人手根本不夠。
而且,生孩子不能預約不能等,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該生的時候就得生。因此,麻醉科必須24小時有人在婦產科值班”。但事實上,這在國內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按照歐美每萬人需要2.4個麻醉醫生的標準,我國應配備30-35萬名麻醉醫生,而實際情況是,只有8-9萬。缺口高達20余萬,很多麻醉醫生都處于滿負荷工作狀態。
然而現實中他們卻是是“隱形醫生”,地位和收入都和付出不成正比。外界對他們了解很少,甚至還存在不少誤解,缺乏應有的認知和尊重。近年來我國醫院工作效率提升明顯,麻醉醫生的勞動強度大幅增加,麻醉科成為了醫生猝死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