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材矮小往往愁壞家長!究竟是先天遺傳有關還是后天營養不足?為何父母身材高大,而孩子身材矮小?別著急,醫生來為您解答!怎樣知道孩子是否矮小?
孩子出生后,每次體檢中量身高是必不可少的項目。然后對照相應的年齡和性別標準進行評判,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同齡、同性別兒童平均身高減去兩個標準差或者矮于第3百分位數,那么醫生或者保健人員就會告知父母,孩子矮了,可能要進行評估。
除了身高外,還應該看孩子的生長速率,有時候身高還在正常范圍內,但生長速率已經明顯下降,這個時候也不能掉以輕心。正常情況下,孩子出生后前兩年生長速率是最快的(第一年平均25cm,第二年平均10cm),之后開始逐漸下降,但不應低于每年5cm,進入青春期后生長又開始加速,但持續時間較短,之后身高增長逐漸減慢直至停止。如果體檢時發現孩子的生長速率開始下降過多(比如身高的百分位數水平下降超過2條主要的百分位數線)那也是不正常的。
孩子矮小,一定是有問題么
有好多孩子除了矮小,其他方面都正常,所以只是其中的一些矮小兒童可能會有問題,這就需要醫生仔細進行鑒別。通常,如果矮小時伴有以下特征,說明需要兒科醫生進一步評估的可能性很大:非常瘦;生長速率突然減慢;出生時體重太輕或身長太短,比如足月兒體重小于2.5kg或身長小于48cm;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出現多個器官的異常;有比較特殊的體型或體貌;父母都比較高;父母中有一方明顯矮。
孩子為什么會矮小
決定一個人身高的因素很多,通常來說一下這幾點最重要。
1、遺傳基因
孩子生長發育的軌道及其特征、潛力可由父母的遺傳所決定。既往的科學研究已經確定一個人最終身高80%左右是由遺傳決定的,因此父母的身高和孩子最終的成人身高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它只是決定了孩子生長發育的潛力。而這種潛力能否完全發揮還看后天因素。此外,有一些單基因遺傳病,有時候父母只是攜帶者,他們的身高可以正常,但孩子有可能會出現非常矮小的情況。
2、飲食營養
從生命之初的受精卵開始,一直到出生后孩子的生長發育均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當所需營養的供給充足、比例恰當,孩子的生長潛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胎兒時期宮內營養不良和出生后2年以內的營養不良不僅妨礙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還會使得機體其他系統功能出現障礙。 母親情況 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發育不僅和營養有關,還與母親的生活環境、營養、情緒、疾病、不良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母親在妊娠早期如果受到輻射、病毒感染、某些致畸藥物、毒物、重大精神創傷,均可造成宮內胎兒發育的遲滯,從而進一步影響出生后孩子的生長。
3、疾病影響
一般來說慢性病可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高,比如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等;由于骨骼的生長需要受到各種內分泌激素的調控和遺傳的影響,因此某些內分泌疾病、染色體病和遺傳病可以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高;性早熟由于可以使骨骼的發育明顯早于實際年齡,從而使骨骼生長期變短,雖然孩子身高甚至一度較高,但最終身高卻有可能明顯矮于正常。
4、生活環境
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習慣是促進孩子生長發育達到良好狀態的重要因素。活動的減少、睡眠過短以及過晚、不良的家庭關系、心理應激和精神創傷等都會妨礙孩子的身高增長。對于矮小癥兒童,干預時間尤為重要,總的原則是宜早不宜遲,盡量在青春期前進行干預。對于一出生就明顯瘦小的孩子而言,4歲后就可以進行評估和治療。而在美國,已經有兒科內分泌學家建議把這個年齡提前到2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