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療痛不痛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張鈞 主任醫師

放療有相應的副作用,會有反應和癥狀,但都會有相應處理,如在放療過程中根據放療部位不同,可能放療反應也有所不同。有放療急性反應,一般在放療開始以后到放療結束的10-20天之內會出現改變。這些改變在放射治療的局部比較明顯,如在放療頭頸部腫瘤時,急性放射反應包括照射區域的局部皮膚或黏膜,如口腔黏膜反應,可以出現紅腫、疼痛。皮膚可以出現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改變,會引起炎癥反應,另外黏膜可能會出現充血、潰瘍等,軟組織發生腫脹也可能導致疼痛。還有深部組織如在做肺癌、食管癌、縱隔部位放療時,這些組織被照射時會發生相應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氣管炎,吃東西時有放射性食管炎可能咽下來會有疼痛,黏膜會出現反應。在放療不同時間如第1周、第4周會有疼痛,有吞咽困難、喝水會有刺激。但是這時臨床上會使用對癥處理藥物,癥狀都能夠得到緩解,能夠恢復到正常,所以不用恐懼。
對遲發性反應,當放療結束3-6個月以后,放療局部軟組織或其它正常組織可能也會出現放射反應,如軟組織纖維化。硬結以后可能出現隱約不舒服,但這些隱約疼痛難以恢復,不像急性期可能10-20天可以好轉,可能需要的時間長,慢慢習慣就能夠忍受。疼痛可能跟個人體質敏感性、腫瘤部位、放射性治療,以及放射治療劑量都有明顯關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