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耳鼓膜內陷如何恢復
- 耳鼓膜內陷如何恢復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袁先道 副主任醫師

鼓膜內陷一般是有咽鼓管功能紊亂、咽鼓管功能障礙的表現。咽鼓管是連接鼻子后端、鼻咽部和中耳腔的管道,中耳腔依靠咽鼓管保持通暢,就可以保持與外界的空氣相通,從而維持中耳腔內正常的氣體交換以及壓力和外界平衡。如果咽鼓管功能紊亂,出現咽鼓管功能障礙、咽鼓管堵塞,就會使中耳腔與外界不相通,中耳腔內的氣體會逐漸被吸收,從而形成中耳腔內負壓,然后就會出現鼓膜內陷。因為外界大氣壓會把鼓膜向中耳腔方向壓迫,這個情況的治療,主要就是爭取使咽鼓管功能能夠盡快恢復。這種情況如果是短期發生,比如在感冒以后發生,一般會隨著感冒在1周左右逐漸緩解和恢復,咽鼓管功能也會逐漸地恢復正常。所以這個情況可以觀察,一般在1-2周以內會逐漸自行恢復,不需要用藥治療。如果是和感冒有關,癥狀還持續,必要時還可以適當使用口服的血管收縮劑,比如泰諾(酚麻美敏混懸液)、血管偽麻黃堿,對咽鼓管黏膜有一定的收縮作用,可以促使咽鼓管開放。另外,還可以適當地使用鼻噴的血管收縮劑,有助于使臨時的咽鼓管功能障礙盡快恢復,從而使鼓膜內陷能夠盡快恢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