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怎么降血壓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張前進 主任醫師

中醫降血壓的前提是需要進行辨證分型,先辨清楚是哪一種高血壓,然后再給予用藥。中醫的血壓辨證可以分肝陽上亢型、陰虛陽亢型、痰濕壅盛型、氣血兩虛型。而中醫降血壓所用的藥物,需要在醫生的辨證之后再具體運用,分析如下:1、肝陽上亢型:如果是肝陽上亢型,除了頭暈、耳鳴、面紅、目赤以外,患者還有煩躁、易怒、大便干燥的表現,而且患者的舌苔黃、脈象懸。這種情況應該以清肝降壓為主,可以使用天麻鉤藤飲;2、陰虛陽亢型:陰虛陽亢型的患者除了頭暈以外,還可以有兩目干澀、口干、耳鳴、失眠,患者的脈弦數,舌紅少苔。這種情況需要進行滋陰、潛陽、平肝,可以用天麻鉤藤飲、杞菊地黃同時運用;3、痰濕壅盛型:痰濕壅盛型的患者除了頭暈以外,還會見到有頭重如裹,可能覺得頭很沉,但是不是那種晃動的暈,而是一種昏厥、昏沉的感覺。同時可能會有咳痰、胸悶、氣短、身體很沉重的感覺,大便黏滯不爽,舌苔黏膩。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半夏白術天麻湯,進行加減;4、氣血兩虛型:單純氣血兩虛型的高血壓比較少見,更多見的氣虛兩虛同時可能會加上肝陽上亢,這個情況就比較復雜了。可能在臨床上需要辨證以后,結合當時的個體情況來進行用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