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抗突變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是什么
- 抗突變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是什么
-
參與醫生
北京醫院 劉愛華 主任醫師

抗突變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是一種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自身抗體,此抗體對于診斷早期的類風濕以及不典型的類風濕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此抗體對類風濕關節炎診斷的敏感性能夠達到80%左右,特異性能夠達到95%-96%。抗突變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陽性,通常預示著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出現侵襲性病變的可能性比較高,患者容易出現骨質的破壞、關節的變形以及快速進展的關節畸形。如果此抗體為陰性,患者出現侵襲性病變,包括骨吸收、關節變形比較少見。抗突變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會出現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甚至早在幾年前,患者沒有出現關節癥狀時出現此蛋白抗體陽性,而通過后期二級的打擊誘發類風濕關節炎。因此對于診斷類風濕關節炎,如果患者只有抗突變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陽性,沒有關節不適的癥狀,并不能做出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如果此抗體陰性,也并不能夠排除類風濕關節炎,應當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綜合判斷。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