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陰陽失調中醫怎么調理
- 陰陽失調中醫怎么調理
-
參與醫生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劉文軍 主任醫師

中醫講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指正常情況下,健康的前提是人體陰陽平衡。陰陽不平衡分為四種情況,即陽氣偏盛、陰氣偏盛、陽氣虛、陰氣虛。陽氣偏盛的人會出現一種實熱狀況,如果陰氣偏盛人體就出現一種實寒的狀況。如果是陽氣虛就會出現陽不制陰的虛寒癥狀,如果是陰虛會出現水不制火的虛火狀況。按照中醫的治療原則,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治療方法,具體如下:
1、實火或者虛火就要采用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治療方法;
2、如果有實寒或虛寒,就要采用溫熱散寒、溫補陽氣的治療方法,這是總體的治療原則;
3、但部分患者是陰陽相互不和諧,比如上熱下寒,可以用甘草瀉心湯;
4、部分患者是陰陽失調,此類患者也較多,比如臨終關懷的患者經常出現陰陽亡失的狀態,這時要回陽救逆湯、四逆湯。從中醫學的角度講,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都是陰陽失衡,因此調整陰陽、補偏救弊,促使陰平陽秘,恢復陰陽相對平衡是治療的基本原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