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髖關節后脫位可出現的并發癥有哪些
- 髖關節后脫位可出現的并發癥有哪些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張波 副主任醫師

髖關節后脫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包括后壁骨折、股骨頭壞死,以及后側坐骨神經損傷、下肢靜脈血栓等問題。髖關節是由上方的髖臼凹陷,以及下方的股骨頭所構成的一個正常軸承對和結構。如果由于各種外傷或暴力的因素,會導致髖關節從正常的髖臼方脫出,向前脫出為前脫位,向后為后脫位,向中間脫出為中心性脫位。如果髖關節向后發生脫位,可能出現以下并發癥:1、關節炎:暴力的損傷,導致髖關節往后脫位,通常會造成髖臼后壁的骨折,引起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此時即便通過手術治療,可能也會出現髖關節的骨關節炎,而面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2、股骨頭壞死:髖關節脫位后,無論是前脫位、后脫位,都會導致髖關節股骨頭血液循環的供給中斷或部分中斷,容易誘發后繼股骨頭壞死的發生。股骨頭壞死后,會導致髖關節疼痛,以及髖關節活動受限,最后不得已面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3、坐骨神經損傷:髖關節后側的坐骨神經通常較為粗大,髖關節脫位后,在股骨頭的擠壓和牽拉下,有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的損傷。除此之外,髖關節脫位,通常是一個嚴重的髖部損傷,收到損傷后需要長時間臥床,再由于髖部損傷的刺激,會導致下肢產生深靜脈血栓。老人髖關節脫位后,需要長時間臥床,也可以引起墜積性肺炎、褥瘡等并發癥的發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