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崩癥是什么病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胡偉 主任醫師

尿崩癥是由于各種病因,導致體內抗利尿激素產生減少或不能發揮作用,腎臟不能濃縮尿液,排出大量的稀釋尿,伴有煩渴、多飲癥狀。而抗利尿激素是體內調節水的激素,是由下丘腦所分泌合成。如果由于顱腦損傷或腎臟對抗利尿激素不能發揮作用,就會出現中樞性尿崩癥和腎性尿崩癥。中樞性尿崩癥其中30%病因不清,另外60%左右是由于腫瘤、外傷、炎癥導致抗利尿激素缺乏,而腎性尿崩癥主要是和遺傳相關。尿崩癥的診斷,一方面根據煩渴、多尿、多飲的癥狀,測定尿比重低、尿滲透壓低。相對于血滲透壓,血滲透壓一般高于尿滲透壓。通過禁水加壓試驗確診尿崩癥,也有助于定位是中樞性尿崩癥和腎性尿崩癥,同時和精神性煩渴進行鑒別。尿崩癥診斷明確以后,關鍵要找到病因,如是腫瘤,就切除腫瘤,能夠對尿崩癥的病因起到根本治療。如果不能找到病因,則需要保證水的平衡,保證水的攝入量,是尿崩癥治療的原則。如果是中樞性尿崩癥,通過補充抗利尿激素能夠緩解病人癥狀。對于原因不清的中樞性尿崩癥,則建議定期隨訪。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