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意思
-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意思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劉芳 主任醫師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導致肝臟的損傷,乙肝病毒是經過血液、母嬰垂直傳播和性接觸傳播進入人體的。乙肝病毒是嗜肝病毒,到人體后主要是對肝臟造成損傷。乙型病毒性肝炎分為2種大類型,包括急性型和慢性型。具體如下:1、急性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造成肝臟的損傷是急性的過程,在病毒清除、肝功能恢復以后,病情痊愈,對身體不會造成影響;2、慢性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因為乙肝病毒持續在肝組織中復制,對肝臟造成持續的炎癥損傷以及肝組織的纖維化,導致人體肝臟朝著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方向發展。而且肝硬化是肝癌發生的高危人群,尤其在我們國家,肝癌是有80%以上是由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發展而來,所以對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非常重要。如果發現乙肝病毒有復制,需要及時評估病情,來了解乙肝病毒是否對肝臟造成損傷、有沒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家族史,以及有沒有乙肝造成的肝胃損傷,通過這些來評估是否啟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對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以及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需要到三甲醫院的肝病專科和感染科就診,由專科醫生對病情進行評估,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對于一些不需要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也要定期隨訪,一旦發現病情變化,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