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搏驟停是什么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遲騁 副主任醫師

心搏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心臟搏動停止,也稱為心臟驟停或猝死。心搏驟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心臟類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炎,許多非心臟類疾病也會導致心搏驟停,常見的比如支氣管哮喘,嚴重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癥、高鉀血癥,還有窒息、觸電、手術意外、藥物中毒、嚴重創傷等。發生心搏驟停后患者會出現意識喪失,隨后自主呼吸會停止。在頸動脈、股動脈等大動脈部位,會觸及大動脈搏動消失,此時需立刻開始心肺復蘇。心肺復蘇常用的是兩項,一項是胸外按壓,另一項是人工通氣。胸外按壓的位置位于兩乳頭連線和胸骨正中的交界點,按壓時兩手交叉并將手指交疊,將左手掌根部位置于按壓點。在整個按壓過程中雙上臂垂直,依靠上半身壓力向下按壓。按壓幅度是5-6cm,按壓頻率是100-120次/分,在完成30次心外按壓后需給予患者2次人工通氣。在院外常采用口對口人工通氣,在院內可以通過簡易呼吸器進行人工通氣。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