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抗休克最基本的治療措施
- 抗休克最基本的治療措施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遲騁 副主任醫師

抗休克治療常見治療措施具體如下:1、一般治療:將患者擺成休克體位,即下肢抬高15-20°,頭部抬高20-30°,同時給予吸氧、心電監測,監測患者尿量、血壓、心率、血氧、體溫,必要時給予保溫、鎮靜和鎮痛治療;2、液體復蘇:即補液,休克共同特點為導致患者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從而引發低血壓、心率增快等臨床表現。液體復蘇目標是使患者平均動脈壓維持在65mmHg以上,所選擇的液體包括晶體液和膠體液兩大類,晶體液包括常用的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氏液等,膠體液包括羥乙基淀粉、血漿、白蛋白等。在補液過程中要注意補液的速度和補液量,針對不同的休克病因區別對待,避免由于過多、過快的補液導致患者心力衰竭;3、藥物治療:在給予充分的容量復蘇基礎上,如果患者仍出現血壓偏低,要酌情選用血管活性藥物進行治療,如多巴胺、間羥胺、去甲腎上腺素等;4、糾正酸中毒:休克發生時患者會出現比較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可以考慮使用碳酸氫鈉液體進行糾酸治療;5、其它治療:根據引起休克的不同病因給予相應的治療,從根本中止休克的發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