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菊花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 菊花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
參與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王海彤 主任醫師

清熱、清肝熱平肝陽、清泄肝熱、明目。菊花味苦、甘,性質微寒,歸肺和肝經,功效是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主治風熱感冒、頭疼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和瘡癰腫毒,具體如下:
1、治療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此藥屬于辛散,可以清熱,所以功能是疏散肺經風熱,但發散表邪力量欠佳,常用來治療風熱感冒或者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疼、咳嗽等癥狀。經常與功能相似的藥,比如桑葉一同使用,中醫里經常用的方子桑菊飲,就是用桑葉、菊花,再配上連翹、薄荷、桔梗等;
2、治療肝陽上亢,眩暈,肝風實證,本品性質偏寒,入肝經,能夠清肝熱,平肝陽,用來治療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經常跟石決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潛陽藥一起用。如果肝火上攻,眩暈頭疼,還有肝經熱盛、動風,又與羚羊角、鉤藤、桑葉等清肝熱,息肝風藥一同使用。比如有個名方叫做羚羊鉤藤湯;
3、治療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泄,清熱入肝經,既能疏散肝經風熱,又能清瀉肝熱,明目,所以用來治療肝經風熱,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腫痛。治療中經常與蟬蛻、木賊、白僵蠶等疏散風熱明目藥配伍。如果是肝腎精血不足,目失所養導致眼目昏花、視物不清,又經常與枸杞子、熟地黃、山茱萸等滋補肝腎,益陰明目藥一同使用,比如著名的杞菊地黃丸里枸杞、菊花加六味地黃;
4、治療瘡癰腫毒,此藥味苦、性寒,能夠清熱解毒,可以治療瘡癰腫毒。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