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抗酸桿菌是什么意思
- 抗酸桿菌是什么意思
-
參與醫生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康鵬 主任醫師

抗酸桿菌就是分枝桿菌,本屬細菌的主要特點是細胞壁中含有大量的脂質,主要是分枝菌酸,和其染色性、生長特性、致病性、抵抗力等密切相關。一般不易著色,若經加溫或延長染色時間而著色后,能抵抗強的脫色劑鹽酸乙醇的脫色,所以稱為抗酸桿菌。該菌屬無鞭毛、無芽孢、不產生內外毒素,其致病性和菌體成分有關,引起的疾病都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腫。分枝桿菌的種類繁多,可分為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非結核分枝桿菌和麻風分枝桿菌三類。結核分枝桿菌俗稱結核桿菌或結核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結核分枝桿菌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損傷侵入易感的機體,引起多種組織器官的結核病,其中以通過呼吸道引起肺結核最多。部分患者結核分枝桿菌可進入血液循環,引起肺內外的播散,如腦、腎的結核。痰菌被咽入消化道可引起腸結核、結核性腹膜炎等。麻風分枝桿菌俗稱麻風桿菌,可引起麻風,是一種慢性傳染病。非結核分枝桿菌是指除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麻風分枝桿菌以外的分枝桿菌總稱,其毒力和致病性均較低,通常屬于機會性的致病菌。健康人的呼吸道可以有某些類型非結核分枝桿菌寄殖,當口腔和呼吸道的衛生狀況改善后便可消失。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