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脫臼
-
參與醫生
北京醫院 紀泉 主任醫師

脫臼就是關節的脫位,大部分的椎臼關節由于特殊的解剖結構容易發生脫位,常見的關節脫位的部位是肩關節。由于外傷或者發育的異常,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比較松弛,容易在遭受暴力的時候出現脫位,或者伴有骨折。這種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的是前下方脫位,脫位之后,關節間隙迂曲、迂空、關節空虛、彈性固定不能活動,伴有明顯的腫脹和疼痛。所以通過拍攝X光片,能夠判斷關節是否發生脫位。另一種常見的脫位是橈骨小頭的脫位,也就是3-4歲以內的小孩,在牽拉手臂的時候,由于環狀韌帶發育不全,容易出現半脫位。只要沒有明確的外傷,小兒不敢活動肘關節,大部分情況下屬于橈骨小頭半脫位,通過輕輕的牽拉內外弦肘關節,可以逐漸復位,從而減輕疼痛。股骨頭脫位一般常見于外傷,當翹二郎腿坐在車上的時候,突發交通事故,大腿撞擊前方,可能造成股骨頭的相對脫位。這種髖關節的脫位容易損傷坐骨神經,造成髖臼的骨折,應該注意及早地進行復位。所以對于脫臼來說要做到早期地診斷、早期地治療,才能夠減少并發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