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常見的急救體位擺放包括哪幾種
- 常見的急救體位擺放包括哪幾種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遲騁 副主任醫師

急救體位有以下幾種:1、休克體位:休克體位是下肢抬高15-20°,上身抬高10-15°,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回心血量,從而補充有效循環血容量;2、半臥位:急性腹膜炎時采用半臥位,可以將腹腔內的液體引流出入盆腔,而盆腔腹膜的吸收功能比較強大,可以將感染局限。取半臥位時,患者的腹肌放松,還可以緩解腹膜炎引起的腹痛癥狀;3、直立位:主要見于海姆利克氏急救法,在進行海姆利克氏急救法時,被救者取直立位,施救者站于被救者的背后,雙手環抱被救者。施救者可將左手的拇指關節頂在患者臍與劍突連線中點處,右手按壓在左手拳頭上,向上、向內快速沖擊5-10次。通過這樣的搶救,可以幫助患者將氣道內的異物排出,從而解除窒息,可采取直立位搶救;4、俯臥位:對于3歲以下患兒,可以采用俯臥位進行海姆利克氏急救法,將患兒倒扣在施救者的膝蓋上,頭盡量垂下,用手快速拍擊患兒兩肩胛骨連線的中點處5-10次,幫助患兒將氣道異物咳出;5、平臥位:心肺復蘇采用的是平臥位,患者平臥于堅硬的地面或木板上,方便于心外按壓的實施。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