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腎病引起的高血壓癥狀
- 腎病引起的高血壓癥狀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以嶺醫院 朱昭明 主任中醫師

腎病存在很多種類型,均可引起高血壓癥狀,患者出現高血壓時,往往表現為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早期多無癥狀,只是于測量時發現血壓升高。癥狀嚴重時,患者會出現頭疼、頭暈的表現,可能休息后即可好轉。若高血壓進一步加重,患者可能存在心臟的改變,包括左室高電壓、左室肥厚、心律不齊,也有的病人會出現頭疼、頭脹,有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偏癱、抽搐、口眼歪斜或者腦梗塞表現。高血壓患者的癥狀會逐步加重,進一步發展會出現腦溢血,同時出現腎衰加重,這時如果再進一步發展,則會出現尿毒癥表現,并合并有貧血的表現。
但是腎臟病導致的高血壓和原發性高血壓存在區別,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癥狀更重,而腎臟疾病會引起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分泌升高,導致靶器官受損偏晚。不同腎臟疾病表現不同,比如腎動脈狹窄會導致患者的血壓非常高,如高壓達到220mmHg,低壓達到120mmHg,而且極易出現腎衰。如果因腎小球病變引起高血壓,這種高血壓比較平緩,病人將出現蛋白尿、血尿、水腫等癥狀,并且此類患者進行治療的療效較為理想。而腎小管間質病變引起的高血壓往往表現為急慢性腎衰,這種高血壓有輕有重,重則可以導致病人腎衰,血壓升高,輕則較為平和。因此,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相對于原發性高血壓總體比較平和。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