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肝是什么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閻文昭 副主任醫師

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甲肝病毒)感染人體后,所導致的肝臟急性炎癥、急性損傷甚至壞死。甲型肝炎的表現為急性黃疸性肝炎,甚至可以導致肝臟功能衰竭。甲肝病毒通常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是通過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進入健康人體的體內定居、繁殖,侵入肝臟或導致肝臟發生急性炎癥損傷甚至壞死,主要的臨床表現為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厭油膩。肝臟損傷較重的患者,可能導致肝臟的解毒功能變差、代謝膽紅素的能力下降,從而出現黃疸。黃疸的臨床表現,是眼睛黃、尿黃,化驗肝功能可能存在明顯受損表現,如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等轉氨酶急劇升高。此外嚴重患者由于代謝膽紅素的能力下降,可以出現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均出現明顯升高。嚴重的甲型肝炎患者,可以表現為肝功能衰竭,除肝功能受損表現外,還可以出現凝血功能下降,甚至出現肝臟昏迷,即肝昏迷。因此甲型肝炎的患者,多數在急性期可以通過治療痊愈,少數患者可能由于肝臟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