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胃腸炎是什么引起的
- 胃腸炎是什么引起的
-
參與醫生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馬紅學 主任醫師

引起腸胃炎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是食物中毒,臨床上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治療。如果是夏季的腹瀉,考慮是比如進食不干凈或者變質的食物,可以考慮是細菌感染,應該檢查血常規、便常規,如果合并有細菌感染,應給予抗生素治療。如果大便稀水一樣,大便顏色發黃,且臭味比較重,可以考慮是輪狀病毒感染,此種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輕癥可以不進行治療,但是重癥患者應進行對癥治療。如果是腹瀉較重,可以給予思密達口服。如果食用含有嫩芽的馬鈴薯,可以出現食物中毒,也可以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燒,需要進行對癥治療。
對于口服非甾體類的消炎藥,比如阿司匹林,或者是口服抗生素,比如磺胺類的抗生素,頭孢類或者是克拉霉素等,都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可以刺激胃腸黏膜出現腹痛、腹瀉,建議患者停藥。如果出現腸道菌群失調,可以給予調節腸道菌群的藥物治療。如果是阿司匹林引起的胃黏膜損傷可以給予抑酸保護胃黏膜,抑酸可以用奧美拉唑、雷貝拉唑,保護黏膜可以用磷酸鋁凝膠,也可以用猴頭菌提取物。所以急性胃腸炎患者,首先要區別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或者是口服藥物引起。針對不同的病因,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對癥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