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髖關節炎癥狀與治療
- 髖關節炎癥狀與治療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陳建海 主任醫師

髖關節炎的常見癥狀,具體如下:1、疼痛:髖關節炎初期時,疼痛不是非常明顯,在腹股溝的深部有疼痛感。疼痛越來越明顯時,會出現夜間疼痛、入睡困難,需要吃止疼藥的情況;2、活動范圍變小:髖關節在活動范圍過程中,由于關節炎的問題,引起關節囊的緊張、攣縮,也會出現關節活動范圍的受限,比如曲髖或者后伸的活動范圍變小。由于活動范圍變小,導致做某些動作時達到關節極度的活動范圍,引起明顯的疼痛感;3、跛行:因為出現關節炎后,關節的負重受到疼痛的刺激,會引起走路明顯跛行。有時患側單腿站立時會出現疼痛,不能夠控制站立姿勢。隨著關節炎的癥狀加重,疼痛和關節活動受限越來越明顯,還會導致髖部肌肉出現萎縮,比如臀中肌和臀大肌的萎縮。從X片上看,關節炎早期通常只是關節間隙的輕度狹窄和周邊的骨質增生。時間長了,會有關節間隙消失、骨性增生更嚴重的情況。對于關節炎的治療,早期應該通過控制體重,減少關節負擔。同時口服抗炎鎮痛藥物,緩解炎癥進展。如果已經出現關節活動受限,或者關節間隙還在,但是有明顯的盂唇增生和股骨頸頭下骨質增生的情況。通常是由于髖臼撞擊所引起,可以做關節鏡下的減壓成形手術,以緩解關節炎的癥狀。如果關節炎已經非常嚴重,關節間隙消失、疼痛劇烈,并且不能保守治療,可以考慮進行關節置換手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