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特發性脊柱側凸治療原則
- 特發性脊柱側凸治療原則
-
參與醫生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倪海鍵 副主任醫師

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治療應根據患者年齡以及側凸進展風險進行判斷,具體如下:
1、對于早發性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年齡非常小,側凸進展風險高,應給予積極治療,比如石膏支具治療、生長棒治療以及固定融合手術治療;
2、對于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要根據骨骼發育成熟度以及側凸進展風險進行判斷。如果側凸度<25°,即10-25°,可采取密切觀察,定期拍片隨訪策略。對于側凸度25-40°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考慮給予支具治療,尤其是對于10-20歲、骨骼發育不成熟,以及女性患兒未發生初潮者,由于存在非常大的骨骼生長潛能,可以考慮使用支具延緩側凸進展。對于側凸度>40°,或每年復查拍片側凸進展>5-10°的患者,進行后路手術治療。有些患兒雖然側凸度數不是特別大,但是患有嚴重的軀體障礙,嚴重影響自我情緒或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除給予心理疏導之外,可適當放寬手術指征;
3、對于成人特發性脊柱側凸,由于骨骼發育已經成熟,進展速度比較緩慢,可考慮定期復查拍片。如果成人特發性脊柱側凸度>50°或每年進展>10°,可以考慮手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