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肌梗死急性患者的護理方法
- 心肌梗死急性患者的護理方法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范振興 副主任醫師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護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要做關注。具體分析如下:1、心理:從情緒心理上應該有所疏導,因為在急性心肌梗死時,對病人的心理負擔都較重。因為很多病人一聽心肌梗死的名字,就會造成相對有恐慌、焦慮等負面的情緒,需要去疏導;2、飲食:從飲食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要讓病人吃低鹽、低脂、好消化的食物,像高維生素這些飲食。病人不能吃太咸、不能吃得太飽、不能吃得太油膩。尤其是基礎有糖尿病的病人,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從飲食上需要關注;3、排泄:還有尿、便,在急性心肌梗死的頭1-2天,通常病人需要臥床,如果病人存在便秘,大便秘結、干燥、排便困難,實際上就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所以臨床上要給予病人通便藥物,有時會在有人看護的條件下讓其在床邊坐位去排便;4、其他護理:如果是合并嚴重的心力衰竭或者意識障礙的病人,還要關注其壓瘡的發生。如要給予其做被動的肢體活動,來做反復的局部減壓護理。總體而言,還有絕大多數心肌梗死病人過去要臥床好幾天,現在在評估其心臟功能的條件下,應該讓病人早期床邊活動。如果下床活動,還要小心合并心力衰竭或者心律失常,就有跌倒或者摔傷的風險,這也是在護理中需要注意的環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