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 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
參與醫生

慢性胃炎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膽汁反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自身免疫異常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一個長病程疾病,主要分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中萎縮性胃炎有演變成胃癌的風險。患者常表現為反復胃痛、胃脹、反酸、燒心等胃部不適癥狀。對于慢性胃炎的治療主要有病因治療、對癥治療和中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可通過四聯療法進行幽門螺桿菌病因根除;癥狀明顯的患者,可用奧美拉唑等對癥治療的藥物進行短期治療,緩解癥狀。對病理嚴重或發展為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選用中藥治療。中醫將慢性胃炎分為七種證型,隨病情發展多以復合證候為主。患者可以根據專業中醫醫生的辨證,服用中藥湯劑,如胃陰不足可以使用一貫煎,脾胃濕熱可以用黃連溫膽湯,復合證候可用切合病機的合方,但需要注意每隔幾天根據病程進展調整處方和劑量。在不能準確判定證候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能覆蓋多種證型及復合證候的中成藥,服用也更方便,但因為慢性胃炎是長期治療的過程,因此盡量選擇組方藥性溫和,不含毒性、大寒或大熱藥物偏性的中成藥,以免長期服用引起其他不適癥狀。除了用藥治療外,還需注意戒煙戒酒,規律飲食,適當多吃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軟爛面條、蔬菜汁、瘦肉粥等,并且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助于促進病情的恢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