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吸入性全身麻醉藥物
- 吸入性全身麻醉藥物
-
參與醫生
長沙市中心醫院 李玲 主治醫師

吸入性全身麻醉藥物發展經歷從氧化亞氮、乙醚、氟烷到氨氟烷、異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的過程。1846年乙醚麻醉的成功應用轟動全世界,并將其認為是現代麻醉學的開始。乙醚安全性高,全麻作用較完善,近100年來被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其具有易燃燒,易爆炸的特性,已不適合在現代手術室內使用。
吸入麻醉藥在體內代謝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從肺排出到體外。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七氟烷和地氟烷。這兩種藥物具有脂溶性小,低溶解度的特點。不管對于肥胖病人還是普通病人,都具有較快蘇醒的效果,且副作用較少。兩者相比較,地氟烷蘇醒時間更短,因此多用于麻醉時間>3個小時的手術。七氟烷對于氣道沒有刺激反應、麻醉誘導快、循環干擾小、對肝臟無毒性,因此更適合對兒童實施麻醉誘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