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三大臨床表現
-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三大臨床表現
-
參與醫生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黃彤 主任醫師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三大臨床表現,分別是腹水、脾大以及側支循環建立和開放,具體如下:
1、腹水:腹水為肝硬化失代償期功能減退最突出的臨床表現,隨著腹水的產生,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腹脹、腹壁膨隆,嚴重患者腹部脹大,像青蛙腹部,稱為蛙腹,還可以出現全身浮腫;
2、脾大:由于門靜脈高壓,使脾臟血液回流受到阻礙,因此大量血液淤積在脾臟,導致脾臟逐漸增大,早期患者為輕中度脾大,隨著病情進展,可以出現重度脾大,重度脾大患者可以平臍或到達臍下,伴隨著脾大的出現,患者還會表現為血常規中白細胞和血小板數目下降,即脾功能亢進,在肝硬化后期易出現;
3、側支循環建立和開放:在門靜脈和體靜脈之間存在著側支循環,如果門靜脈壓力升高,需要開放側支循環,使血液能夠通過側支循環強行回流到心臟,久而久之,由于側支循環血流量不斷增大,導致血管迂曲,從而形成血管靜脈曲張,對于門靜脈高壓患者,靜脈曲張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即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腹壁靜脈曲張、痔靜脈曲張。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