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風針灸穴位
-
參與醫生
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 王英姿 副主任醫師

中醫將中風病分為中經絡和中臟腑,中風病類似于現代醫學的腦血管疾病。針刺治療中風病應按照臨床分期辨證取穴,它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和后遺癥期。
急性期是指中經絡發病1周內,中臟腑發病1個月內,急性期后半年內為恢復期,半年以上為后遺癥期。急性期在病情平穩后,應盡早針灸介入治療,這時取頭穴為主,如百會透太陽、神庭透上星、風池穴、風府穴。恢復期常用頭體針結合治療,同時配合康復鍛煉。頭針通常選擇頂顳前斜線和頂顳后斜線。肢體上的穴位可選擇偏癱側,上肢選擇合谷、外關穴、曲池、肩髃、臂臑、肩髎、風池穴等穴位。下肢取穴通常選擇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穴,懸鐘、昆侖、太沖、解溪等穴位,若患者口齒不清時可加用舌下金津穴、玉液穴兩個穴位,強刺激不留針。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