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膽囊息肉
-
參與醫生
山東省立醫院 咸國哲 主任醫師

膽囊息肉是膽囊腔內黏膜上的凸起,膽囊息肉的成分各樣,一般分真性息肉,即膽固醇息肉。其基底較寬,血液較豐富,一般這種真性息肉逐漸長大后成為腺瘤,進一步演變為膽囊癌的概率會明顯增加。像這種情況下,必須嚴密觀察,一般3-6個月,定期復查觀察,如果膽囊息肉,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基底較寬,或者大小超過1cm,考慮腺瘤的可能性。腺瘤變成膽囊癌的概率較低,因此,像這種情況下,需要到正規醫院的肝膽外科就診,必要時做膽囊切除術,送快速病理。如果病理提示膽囊息肉或者腺瘤,則治療沒問題。但如果考慮膽囊癌,術中或者術后做二期手術,進行肝切除或者膽囊周圍的淋巴結清掃,達到進一步根治的目的。臨床上較常見的是膽固醇息肉,膽固醇息肉演變為膽囊腺瘤,或者膽囊癌的概率較低,做B超 、CT難以鑒別,通過B超,探測其大小判斷,考慮膽囊息肉,若沒有移動,直徑超過1公分,考慮有膽囊腺瘤的可能,建議盡早切除。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