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狀病毒是什么
-
參與醫生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康鵬 主任醫師

輪狀病毒是一種雙鏈的核糖核酸病毒,屬于呼腸病毒科,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主要感染小腸的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瀉、惡心、嘔吐、低熱等癥狀。其中6月齡至2歲的嬰幼兒一般癥狀較重,可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大齡的兒童、成人癥狀一般較輕,表現為腹痛、腹瀉、腹脹等癥狀。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故無法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而以補液治療及飲食治療為主。還有針對腹瀉、發熱等癥狀的對癥治療、補鋅治療等,以緩解癥狀、縮短病程、促進恢復。多數患者病情較輕、預后良好,對于免疫力正常的人群,該病通過機體調節能自愈。嬰幼兒的病程一般為1周,成人病程多為3-6天。少數嬰幼兒患者會因腸道缺乏乳糖酶及營養不良等,發展為慢性腹瀉,個別嬰幼兒可因免疫缺陷、營養不良等因素,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有可能會導致死亡。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