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肌損傷
-
參與醫生

心肌損傷,指心肌細胞在缺血、缺氧、酸中毒、感染、毒素等各種因素作用下發生損傷,引發心肌損傷標志物升高的一種綜合征。臨床上以肌鈣蛋白升高超過正常值為確診標準,臨床上各種疾病均可能引發心肌損傷。其中常見的疾病是心肌梗死,因供應心臟血液主要冠狀動脈主干或者分支發生嚴重狹窄或閉塞,可引發心肌缺血、缺氧,導致壞死,發生損傷。此外各種原因導致嚴重低血壓或休克,亦可引發心肌損傷,如創傷性休克、失血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以及感染中毒性休克。再者各種嚴重的細菌、病毒感染,以及毒素釋放,也可損傷心肌,臨床可檢測肌鈣蛋白升高。對于心肌損傷發生后,應根據各種臨床表現明確病因,針對性治療原發疾病,改善患者預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