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偏低什么原因
-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偏低什么原因
-
參與醫生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即PT,比正常對照短3秒即稱為PT縮短,常見于Ⅴ因子增多、DIC早期、其它血栓前狀態或血栓性疾病。活動度降低主要反映肝細胞合成能力下降或肝細胞破壞過多,升高臨床意義較小。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徑和共同性凝血途徑的一種凝血功能篩查,有三種報告方式,包括秒、活動度、國際標準化指數。秒是反映PT延長或縮短的指標。
PT時間超過正常對照3秒即稱為PT延長,常見于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因子缺乏;也見于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例如DIC、原發性纖溶亢進、嚴重肝病、阻塞性黃疸以及循環抗凝物增多。國際標準化指數是華法林用藥監測的指標,中國人群以1.8-2.5為宜,一般不超過3.0。活動度主要用于反映肝臟合成功能。雖然欠科學依據,但是目前仍廣泛使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