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下肢動脈栓塞的癥狀
- 下肢動脈栓塞的癥狀
-
參與醫生
長沙市第三醫院 田睿 副主任醫師

下肢動脈栓塞通常指急性動脈栓塞,急性下肢動脈栓塞臨床主要表現為5P征,包括突發一側肢體疼痛、無脈、蒼白、感覺異常、麻痹。栓塞會導致栓塞平面遠側動脈搏動明顯減弱甚至消失,皮膚因缺乏血供呈現蒼白色,神經缺血導致出現肢體感覺異常甚至麻痹。此病較為危急,在較短時間內可以導致肢體壞死,患者需進行急診手術治療。臨床還存在慢性下肢動脈栓塞,按缺血程度可分為三期:
1、Ⅰ期:局部缺血期,患肢可出現麻木、發冷、怕涼等癥狀,輕度可出現間歇性跛行,短暫休息后患者癥狀可得到緩解;檢查時會發現患肢皮膚溫度稍低、色澤較蒼白、足背或脛后動脈搏動減弱;
2、Ⅱ期:營養障礙期,患者癥狀逐漸加重,間歇性跛行試驗距離越來越縮短,甚至出現持續性靜息痛,夜間更為劇烈;患者皮膚溫度顯著降低、明顯蒼白或出現紫斑,皮膚干燥無汗,指甲增厚變形,小腿肌肉萎縮,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搏動消失;
3、Ⅲ期:壞死期,患者癥狀繼續加重,患肢肢端發黑、干癟、壞疽、潰瘍形成。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