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跳驟停的臨床表現
- 心跳驟停的臨床表現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康云鵬 副主任醫師

心臟驟停一旦發生,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會出現意識喪失。患者會突然倒地,有些會伴隨抽搐、二便失禁、雙眼上翻、面色蒼白。口唇等部位的血運不豐富,變為紫紺色或灰白色,末梢循環也會變差,觸診時可發現,如指端有發涼的感覺。出現心臟驟停一定要最快時間內進行心肺復蘇。因為黃金復蘇只有4分鐘,超過4分鐘可能引發大腦皮層出現損傷。即便救治,也可能導致腦死亡等嚴重情況。因此要在4分鐘之內開始進行心肺復蘇,心肺復蘇是否有效主要取決于按壓手法和科學的流程。按壓需選擇兩乳頭連線中點部位,以掌根部位進行按壓,并且要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頻率。每30次的按壓要進行兩次人工通氣,只有進行這樣的無限循環,才能夠維持全身重要臟器血供,尤其是大腦的血供,以避免發生不良事件。在救治過程中,還要時刻關注患者意識改變的情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