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外傷性癲癇潛伏期
- 外傷性癲癇潛伏期
-
參與醫生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沈玨 副主任醫師

外傷性癲癇潛伏期長短不一,外傷性癲癇是指外傷或暴力作用于腦實質或腦血管后導致腦部出現損傷,最終可能導致腦部出現腦萎縮、瘢痕等病灶從而引起患者癲癇發作,潛伏期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早期與中期癲癇:通常在受傷后24小時到4周內出現,主要與腦部本身損傷病灶有關系,如腦部出血或外傷后水腫或其它外傷性病灶有關;
2、晚期癲癇發作:主要是外傷超過4周以后,通常認為與外傷后形成萎縮或瘢痕等病灶出現電活動從而造成癲癇發作。
外傷所致癲癇發作中頂葉導致發病率達到70%以上,如果外傷部位位于頂葉,發生癲癇概率相對較高。其次是額葉,額葉損傷占到30%左右,兩個部位明顯外傷性癲癇的發病率高于其它部位。因此如果出現兩者部位損傷,無論是醫生還是家長均需警惕,可能繼發癲癇的概率相對較大。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