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血管介入手術后如何護理
- 血管介入手術后如何護理
-
參與醫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 孫博琳 副主任醫師

血管介入手術病人護理包含很多方面,包括生命體征監測,穿刺部位的觀察和護理,下肢血循環監測、尿量觀察、疼痛觀察以及營養飲食方面均需要注意。具體護理操作如下:
1、病人做完介入手術后,應該采取平臥位,穿刺部位同肢體保持完全伸直,應該制動6小時以上,以利于血管穿刺點收縮、閉合,保證血流暢通,防止血栓形成。超過6小時以后,肢體可以左右旋轉,或者是取健側臥位。陪護人員應該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協助病人進行翻身;
2、對于穿刺部位觀察及護理方面,應該給予1公斤沙袋加壓6小時,應注意沙袋不能移位,密切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及血腫形成,保持敷料干燥,預防感染;
3、密切觀察雙下肢皮膚顏色、溫度、感覺、肌力,以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警惕動脈血栓形成或動脈栓塞發生;
4、尿量正常與否可以反映造影劑及化療藥物降解產物排泄情況,因此術后記錄尿量非常必要。患者會出現排尿困難癥狀,因為部分患者平臥以后無法排尿,可以通過留置導尿管進行導尿;
5、術后應多飲水,尤其是使用化療藥物患者需要進行水化治療;
6、在營養與飲食方面,局麻者術后可以進行普食,硬膜外麻醉患者禁食6小時后可以進行半流質飲食;
7、化療藥物對消化道副作用,患者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此時飲食應該是以清淡、高營養,易消化為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