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高血壓、低血壓的正常指標
- 高血壓、低血壓的正常指標
-
參與醫生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付瑩坤 副主任醫師

臨床上將收縮壓>140mmHg,或者是舒張壓>90mmHg,就稱為是高血壓。可以是單純的收縮期高血壓,也可以是單純的舒張期高血壓,也可以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高。低血壓臨床上的定義是收縮壓低于90mmHg,或者是舒張壓低于60mmHg,也可以是單純的收縮期低血壓,也可以是單純的舒張期低血壓,也可以收縮期血壓和舒張期血壓均低。對于高血壓患者,有90%-95%是原發性高血壓,需要進行長期的藥物控制血壓。有5%-10%是繼發性高血壓,此種繼發性高血壓需要尋找準確的病因,致病原因解除之后,高血壓還可以有治愈的可能。比較常見的高血壓原因,有腎實質性疾病或者是腎血管性疾病,以及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主動脈狹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以及部分藥物,比如甘草、避孕藥等服用。低血壓一部分患者其實達到了低血壓診斷的標準,但是沒有任何的器官或者是系統缺血、缺氧的表現,可以稱為生理性低血壓,不需要特殊干預。而對于病理性的低血壓,比較常見的有長期營養不良,或者是過于瘦弱的中青年女性比較常見。還有是特發性的或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慢性的縮窄性心膜炎,都可以導致低血壓。對于此種病理性的低血壓,需要及早或者是正確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有助于及時糾正低血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