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癲癇術前評估
- 什么是癲癇術前評估
-
參與醫生

對于癲癇患者,如果通過系統規范的藥物治療,如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癲癇藥物來控制,仍不能控制其發作,原則上指一個月發作四次或四次以上,部分專家認為一個月發作一次以上,該類癲癇稱為藥物難治性癲癇,該類患者需要考慮進行術前評估。術前評估是一個多學科多專業的評估手段,包括癲癇病史采集、病因采集、長程視頻腦電圖、腦電圖的發作期及發作間期、視頻腦電記錄的慣常發作類型及發作癥狀學的演變,通過以上指標判斷癲癇可能的起始部位和起始腦葉。通過CT或高分辨度磁共振,專業詞匯稱為癲癇序列磁共振,還可以通過功能影像如PET、腦磁圖、 PET核磁共振、腦磁圖和磁共振的后處理,通過以上檢查手段來確定癲癇病灶或癲癇灶部位。還可以通過功能磁共振判斷癲癇部位的功能區和癲癇之間的關系,這是癲癇評估的最基本手段,即無創評估也是癲癇的一期評估。通過無創評估,如果能明確癲癇的起始部位,該部位又很安全,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如果明確了癲癇病灶,或只知道明確的癲癇范圍,不能明確病灶,或不能判斷癲癇和重要功能區的關系,還要考慮通過有創性評估進一步判斷。有創評估包括術中腦電監測、顱內電極的腦電監測,來明確癲癇的起始范圍、起始部位和腦功能區之間的關系,通過以上手段可以更精準地進行治療或控制癲癇。癲癇的手術適應證是藥物難治性癲癇,該類癲癇占所有癲癇的20%。對于發現腦部有異常的病變,如局灶性皮質發育不良的兒童、青少年,以及海馬硬化顳葉癲癇、腦腫瘤、良性惡性腫瘤、血管畸形、海綿狀血管瘤、明顯軟化灶引起的癲癇,該類癲癇大部分不能被藥物完全控制,甚至需要終身服藥,針對該類患者如果通過評估明確病灶,不會引起重要的功能障礙,主張越早期手術越好。如果病史越長,切除后完全無發作的幾率越小。所以對于癲癇患者尤其是兒童癲癇,除了癲癇控制之外,對于患者認知、發育等都有影響,所以主張兒童癲癇明確后,越早期干預外科治療越好,具體因素如下:
1、對于控制癲癇,更容易手術切除或控制發作;
2、對于兒童的生長發育、認知發育都有改善;
3、兒童癲癇患者如果有短暫性或輕微功能障礙,通過這種手術可以進行恢復甚至大部分恢復,所以對于兒童癲癇主張越早期干預越好。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