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癲癇病藥物治療
-
參與醫生
廣東省中醫院 隋立森 主任醫師

癲癇藥物治療的原則是單藥以及足劑量,原則上一般是從小劑量逐漸增加。對于有些藥物,如卡馬西平、鈉離子阻滯劑等藥物,可能患者出現過敏反應的機會較大,有時包括拉莫三嗪,該類藥物需要從小劑量逐漸加藥,防止出現嚴重的皮膚或神經系統的過敏反應,有時會很嚴重。但對于部分藥物可以直接用足量,不需要小劑量增加。癲癇首選單藥治療,因為單藥治療有一個原則,即根據發作類型選擇藥物,部分性癲癇發作藥物與全部性癲癇發作藥物的選擇不同。單藥治療是進行評估以后,根據患者的發作類型針對性選藥。單藥治療產生并發癥或副作用的機會較小,但聯合幾種藥物治療可能導致過敏反應、肝功損害等。聯合治療時兩種藥物可能會出現疊加的副作用,所以一般原則上癲癇藥物首選單藥以及足劑量治療。如果單藥控制不好,或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會有互相促進或增效作用,可以考慮聯合治療,但國外和國內首選原則都是單藥治療。國外一般主張單藥治療,如果單藥治療無效,可以考慮換另一種單藥治療。國內大部分專家和學者主張如果單藥足劑量、足療程控制不好,可以考慮添加治療,即聯合治療。聯合治療的藥物之間盡量有互相協同的作用,其副作用能夠抵消或有不明顯的增效作用,才可以考慮聯合治療。癲癇藥物的常用劑量一般指DDD(限定日劑量),即50%的DDD(限定日劑量)。如奧卡西平的50%DDD(限定日劑量)是900mg,卡馬西平的50%DDD(限定日劑量)是600mg,相當于最常規的藥物治療。選擇藥物的常規劑量有規定的原因是對于該藥物如果超過了其常規劑量治療,隨著其藥物劑量的增加,其副作用也隨著增加,所以癲癇病人有一個最大量,還有一個耐受量,還有常用的常見劑量。實際上如今主張可以足量甚至足療程的治療,但如果超過藥物常用劑量時,會有相應的副作用,如肝臟損害、體重增加、腎臟損害、其他副作用,隨著劑量增加,副作用逐漸也在增加。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