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直腸癌
-
參與醫生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 馬斌 副主任醫師

直腸癌是指發生在乙狀結腸直腸交界處至齒狀線之間的癌,稱為直腸癌。簡單來說發生在直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就是直腸癌。分為上段直腸癌和下段直腸癌,也可分為低位直腸癌(距肛緣5cm以下)、中位直腸癌(距肛緣5-10cm)和高位直腸癌(距肛緣10cm以上),以腫瘤下緣確定位置。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中國人直腸癌與西方人比較,有兩個流行病學特點:
1、直腸癌比結腸癌發生率高,大約占60%;結腸癌和直腸癌發生率在逐漸靠近,部分地區已經接近1:1,主要是結腸癌發生率增高所致;
2、低位直腸癌所占的比例高,約占直腸癌的60%-70%,絕大多數癌腫可在直腸指診時觸及。上段直腸癌的細胞生物學行為與結腸癌相似,根治性切除術后5年生存率與結腸癌也相近,中低位直腸癌在50%左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