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癱的分型
-
參與醫生

根據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治療指南編委會在2014年制定的標準定義如下:腦性癱瘓是一組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活動受限癥候群,這種癥候群是由于發育中的胎兒或者嬰幼兒腦部非進行性的損傷所致。腦性癱瘓的運動障礙常伴有感覺、知覺、認知、交流和行為障礙以及癲癇和繼發性的肌肉骨骼問題,具體的分型包括痙攣型四肢癱、痙攣型雙癱、痙攣型偏癱、共濟失調型腦癱、不隨意運動型腦癱和混合型共六個分型。痙攣型腦癱主要是以肌張力增高為主要表現,患兒多出現四肢活動不靈活較僵直。而共濟失調型腦癱是由小腦病變引起,所以會出現走路來回晃動,不能走直線等表現。不隨意運動型腦癱它包括手足徐動型和肌張力障礙型,這種腦癱在治療期間非常困難,它會出現肌張力的不穩定性,比如緊張時肌張力非常增高而放松時肌張力會松軟下來。患兒頭部很難固定于中立位,出現口部容易張開不能正常吸吮的情況,另外將來長大后,會出現語言方面的障礙,出現發音不清楚的情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