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腎衰分期
-
參與醫生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 王碧飛 主任醫師

慢性腎衰竭的分期是根據國際腎臟組織的建議分成五期,具體如下:
1期:腎臟損傷的證據是血尿、蛋白尿或者腎臟影像學的改變,但肌酐清除率在90ml/min以上,這期的患者可能不表現任何的臨床癥狀,但尿液檢查或者腎臟的影像學檢查,甚至病理檢查已經出現改變;
2期:肌酐清除率在60-90ml/min之間,這部分患者也可能沒有相對的臨床表現,比如這時腎功能的檢查可能正常,但腎臟的儲備功能下降,通過尿液檢查或者影像學檢查,可發現腎臟有受損表現;
3期:主要是肌酐清除率在30-60ml/min之間,這個階段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已經開始下降,血肌酐水平可能有輕度升高,有些患者可能合并輕度貧血癥狀;
4期:肌酐清除率15-30ml/min之間,這個階段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尿毒癥相關的癥狀,比如水腫、血壓升高,甚至電解質紊亂,即高鉀或者低鈉癥狀,或者少部分病人合并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等癥狀;
5期:叫終末期腎臟病階段,即腎臟病發展到最后的階段,就是尿毒癥階段,患者會出現很明顯的尿毒癥相關癥狀,比如貧血明顯加重,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甚至電解質紊亂,有的會出現嚴重的高鉀,甚至出現水鈉潴留,表現出水腫甚至心功能不全的癥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