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小兒麻痹后遺癥步態是怎樣的
- 小兒麻痹后遺癥步態是怎樣的
-
參與醫生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東花壇院區 李剛 主治醫師

小兒麻痹后遺癥往往會造成下肢不同程度的肌肉無力,也會引起一些關節屈曲或特殊畸形,所有步態的異常都源于下肢的功能或者結構變化,最常見的就是足踝部,一般小兒麻痹后遺癥,很多病人會出現馬蹄內翻足的狀態,針對馬蹄內翻足,可能病人走路會出現步態不穩、走路跛行、踮腳、足不能背伸,足可能會外部著地,外側有時候會磨破,會形成潰瘍。小兒麻痹后遺癥很常見的侵襲到膝關節部位,會造成膝關節屈曲、攣縮畸形,走路的時候會腿蜷著走路,腿的長度會變短,所以就會出現很明顯的長短腿走路、跛行和踮腳。小兒麻痹后遺癥有的會侵犯到髖關節,造成髖關節的屈曲活動受限。小兒麻痹的步態往往是由肌肉的受累程度決定的,還有一部分病人走路的時候,因為踝關節周圍肌肉是無力的,會形成來回晃動的狀態,我們有一種南方的農具叫連枷,我們稱這種關節叫連枷關節,就是四周沒有任何支撐,走路的時候會來回晃動。綜上所述,任何一個步態的形成都不是唯一的,是根據每個人受累病毒的程度,肌肉受侵害的程度來決定的。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