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腦供血不足癥狀及治療
- 腦供血不足癥狀及治療
-
參與醫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李丹丹 主任醫師

腦供血不足一般稱為慢性腦供血不足,是由于腦動脈循環障礙引起的一系列癥候群,常見表現頭暈、頭脹、頭痛、肢體麻木、失眠、記憶力下降等,是中老年人群的一種常見疾病。
腦供血不足也是腦梗死發生前階段的狀態,需要積極防治。西醫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病因,控制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糖尿病等危險因素進行防控,同時使用穩定斑塊、抗血小板、擴血管的藥物,來防治腦動脈硬化和動脈狹窄。
中醫認為腦供血不足的病位在腦,涉及心、肝、脾、腎四臟,以臟腑虧虛、氣血不足、髓海失養為本,以火、痰、熱、瘀為標的本虛標實之證。中醫常以補氣養血、活血通脈為主要治法,并根據不同的兼證,配伍補肝腎、化痰瘀、息肝風的藥物,從而標本同治。
此外,腦絡瘀阻是本病的根本病因,因此辨證施治的同時都會加以活血化瘀的中藥,如丹參、紅花、三七、地龍、銀杏葉等。現代藥理試驗也證明,上述藥物均有改善循環的作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