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癲癇小發作的藥物
- 癲癇小發作的藥物
-
參與醫生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趙耀東 副主任醫師

癲癇又稱為羊癲瘋,分為大發作或者小發作,還有持續狀態,癲癇小發作時使用的藥物,常見的有苯妥英鈉、卡馬西平、苯巴比妥,有時會用丙戊酸鈉。癲癇實際上是指大腦中神經元的一種放電,患者可以表現為肢體劇烈抽搐,有的人會口吐白沫,以及意識喪失。但是小發作沒有以上特點,小發作主要是局部肢體抽搐,一般不存在意識喪失,發病時間一般持續在1分鐘內,多數在30-60秒,可以通過藥物或者不通過藥物自行緩解。抗癲癇藥物有多種,在上個世紀60年代之前的藥物稱為老的抗癲癇藥物,后來有新的癲癇藥物逐漸加入抗癲癇藥物的隊伍。但是無論哪種抗癲癇藥物,都有以下兩個機制,第一個機制是抑制神經放電,第二個機制是提高神經元放電的門檻。以上兩點的目的都是防止神經元異常放電,進而引起癲癇癥狀。針對癲癇小發作的藥多數是老的抗癲癇藥物,盡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考驗,很多藥物仍然在一線繼續使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