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急性心肌梗死后綜合征是什么
- 急性心肌梗死后綜合征是什么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以嶺醫院 李彥霞 主任中醫師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的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心肌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壞死。該病發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癥之一。該病并發癥分為機械性、缺血性、栓塞性和炎癥性。
心肌梗死后綜合征是心梗炎癥性的并發癥,又稱為后期心包炎。發病率約為1%-3%,于心肌梗死后數周到數月內發生,偶爾可以發生于數天以后,可以反復發生。其發病機制迄今尚不明確,推測為自身免疫反應所致,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過敏反應。
臨床上可以表現為突然起病、發熱、胸疼、白細胞計數升高、血沉增快、心包或胸膜摩擦音可以持續2周以上。超聲心電圖可以發現心包積液,少數患者可以伴有少量胸腔積液和肺部的浸潤。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