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髖關節置換后的注意事項
- 髖關節置換后的注意事項
-
參與醫生
四川省骨科醫院 韓杰 主治醫師

老年人發生髖部骨折,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保守治療、內固定治療、人工關節置換。現在來看,人體骨頭的質量有下降的趨勢,有的年紀輕輕骨質疏松,更別提60多歲、70多歲,骨頭的質量一塌糊涂,所以對于這一類病人,選擇的治療方式就是人工關節置換,而且現在人工關節置換選擇越來越多、越來越普及,這種治療方式越來越成熟。人工髖關節置換是開展最早的關節置換手術方式,所以現在選擇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方式的病人越來越多。稍微不注意有可能會發生比較常見的人工關節置換術后的并發癥,就是假體脫位。假體脫位對于臨床專科醫生來講,也不是多大的并發癥,發生髖關節脫位兩個醫生、三個醫生大部分都可以床旁復位,但是有一類病人尤其是短期之內多次脫位,有可能要手術干預來徹底解決問題。偶爾的一次脫位,很少見的一次脫位,大部分選擇保守,人工關節脫位之后復回去就可以了,但是方法雖然有很多,還是希望能避免。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主管醫生都會交代不能翻身、不能側起睡、不能翹二郎腿、不能彎腰撿東西、不能蹲便。總結兩點:第一點在起身、站立的這種姿勢下膝關節抬高,不要超過髖關節的高度;第二點膝關節不要往兩條腿內側倒,往里倒的時候不要超過身體的中線,超過身體的中線,脫位的幾率就可能性很大,尤其是髖關節屈髖,也就是說膝關節抬高,超過髖關節的高度,這個時候膝關節往內側倒超過了身體的中線,脫位的幾率是非常非常高的,這種姿勢也是手術當中人為的去行髖關節脫位的姿勢。所以說這個姿勢一定要注意,膝關節抬高不要超過髖關節的高度,膝關節往內側倒不要超過身體的中線。蹲便絕對是不可以的,蹲便很容易導致假體脫位,在坐便的時候,髖關節是處于一個屈髖90°,也就是說膝關節馬上要超過髖關節高度,所以這個時候膝關節是絕對不能往里收的,要把腿向兩邊叉起,坐姿不要彎腰。有些人老年人便秘的時候,關鍵又是關節置換的病人,解便比較困難,可能稍微不注意彎腰、膝關節往里倒的,也就是說兩條腿是夾起的,又是往下彎腰的姿勢,是很容易髖關節脫位的,而且在臨床上發現髖關節脫位的病人,這種姿勢是相對比較多的,所以一定要多注意,盡可能的避免關節脫位。因為初次關節置換術后,一旦脫位一次再脫位的幾率就要翻倍的上升,要注意避免關節置換術后的假體脫位。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