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衰的臨床表現
-
參與醫生
華潤武鋼總醫院 蔡紹乾 主治醫師

心衰分急性心衰與慢性心衰。急性心衰早期表現是左心功能下降,心功能雖正常但會出現乏力、運動耐量明顯下降、心率明顯增加15-20次/分,如果心衰繼續加重,可以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高枕臥位夜間會有憋悶感。
做心臟彩超或者體格檢查,可以看到左心室明顯增大、舒張早期或者中晚期奔馬律,兩肺底可出現濕啰音、干啰音甚至哮鳴音。如果心衰急性發作一般是以急性肺水腫為主,急性起病,病情可迅速發展,甚至出現突發的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煩躁不安、大汗淋漓并伴有恐懼感。
呼吸頻率可達到30-50次/分,咳嗽時可出現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心跳快,心間部可聞及明顯奔馬律,兩肺底出現滿肺底的濕啰音或者哮鳴音,有的患者會合并雙下肢水腫。慢性心力衰竭一般分左心衰和右心衰。
左心衰的癥狀和體征一般是運動耐量下降,出現呼吸困難、乏力,這些癥狀在休息或者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癥狀,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多種形式,可出現運動耐量明顯下降。
乏力是因為骨骼肌出現血供不足的表現。嚴重心力衰竭可出現陳-施呼吸,這種患者預后是非常不良。查體可出現原有心臟疾病癥狀之外,還出現左心增大、脈搏交替、雙肺干濕啰音,同時可能伴有房顫或者心律失常。
右心衰主要表現為慢性淤血所引起各種臟器的改變,可以出現下肢水腫,有的會出現胃淤血、肝淤血的表現,有些患者因為癥狀逐漸增加、運動耐量下降出現來就診。早期時可能不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除非仔細的詢問日常的運動耐量改變后才可以仔細查出來。
這種患者除了原有的心臟體征外,還可以出現心臟增大、頸靜脈怒張、肝大、壓痛,即肝區疼痛、肝區叩擊痛或者劍突下疼痛,出現發紺、紫紺、雙下肢水腫,胸腹水等情況。

相關視頻